(搜尋此網誌)

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分享職安新聞>預防職災 新北工地分級管理

勞工安全備受重視,新北市勞動檢查處運用風險管理機制,依工地規模、職安管理績效及是否發生職災等因素評定等級,依據高低實施不同頻率勞檢或輔導,有效利用有限勞檢資源。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新北每百萬工時失能傷害次數為0.78,是六都最低。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目前營造業勞檢員計有17人,負責全市約4500個工地勞動檢查,如何在有限的人力下,應有更務實、更有效率的防災手段。

勞檢處指出,新北防止工地發生意外有「實施風險分級」、「加強源頭管理」及「主動積極輔導」三策略,如依風險等級實施不同頻率的勞動檢查、擴大辦理低風險工地認證、高風險作業實施專案檢查及主動輔導、教育訓練等。

為善用社會資源,勞檢處也招募19位安全衛生督導員,負責低風險工地工安輔導,未配合改善將由勞檢員介入,並調高工地風險等級,提升勞檢能量。

勞檢處指出,2018年到2020年間全市營造業勞工死亡人數分別為13人、20人及13人,以墜落居冠占67%,其次為倒崩塌9%及物體飛落、感電等分別占4%。

勞檢處說,依勞動部統計最新資料,新北市每百萬工時失能傷害次數為0.78是六都最低,每百萬工時失能傷害總損失日數為89六都第三低,多元降災手段已有成效,未來將持續實施多元作為,保障勞工安全。

勞檢處強調,提供勞工安全防護設備是雇主責任,未提供勞工必要安全衛生設備,經查獲將面臨3到30萬元罰鍰,造成勞工職災死亡更有民刑事責任,可至「新北勞動雲」申請免費的安全衛生輔導。

此篇新聞來源:【2021-3-21/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321000430-260107?chdt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