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分享職安新聞>久坐等同吸菸對健康危害巨大

資料來源:【2019-06-28 uho優活健康網】

隨科技創新與生活、工作方式的轉變,靜態或久坐的生活型態在現代社會已是無處不在。何謂靜態行為(sedentary behaviors)?依據目前國際間的專家共識,認為是除睡覺以 外,生活中其他「坐」或「躺臥」等清醒時間之行為,且其代謝當量小於或等於1.5。這包含:看電視、用電腦網路、手機與平板、閱讀書報雜誌、駕駛騎乘運輸工具、用餐行為、工作、社交聊天等,涵蓋內容廣泛。部分學者或譯為「坐式行為」或「久坐行為」。因與目前國際上的定義不完全一致,以下統稱「靜態行為」。
成人每日從事久坐的靜態時間相當高
靜態行為已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多篇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已指出:過多的靜態行為會提高死亡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膽結石、部分癌症等生理性疾病之罹病風險,甚至對憂鬱、焦慮與認知受損等心理疾患,亦有顯著負面影響。
一項根據54個國家的數據進行研究之統合分析顯示:成人的全死因死亡率約有3.8%可歸因於靜態行為所致,且這效果是獨立於身體活動的影響之外。無怪乎有學者呼籲:「久坐是一種新的吸菸行為」(Sitting is the new smoking),意謂它對健康的巨大危害可能與抽菸相距不遠。
靜態行為盛行,久坐時間過長,是現代人的主要生活型態。目前因應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種:
1) 發展有效介入策略,減少成人每日久坐時間。
2) 提升中強度身體活動的機會。
3) 增加靜態期間中斷,也就是每久坐50分鐘,站起來動一動,從事5-10分鐘的輕度活動(走動、伸展)。

2019年6月25日 星期二

<分享職安新聞>歐洲熱翻天 多國發布高溫警戒備戰


資料來源:【2019-06-24 中央社

高溫嚴酷的熱浪席捲歐洲,今天持續上升的氣溫很可能達到40度,夏日也伴隨著從北非而來的一波波熱空氣降臨。西班牙、英國等國已經發布高溫警戒。

歐洲將籠罩在熱浪之中,氣象預報員警告6月可能出現破紀錄高溫,氣溫料於一週的中段來到高峰。

西班牙國家氣象局(AEMET)今天發布天氣惡劣的「黃色警戒」,但也表示預計在本週稍晚氣溫會攀升至超過40度巔峰,特別是在內陸地區。

西班牙國家氣象局說,東北部艾玻羅(Ebro)河谷地區從2729日,「溫度可能飆破42度」,暗示高溫可能持續至下週稍早。

英國氣象局指出,特別擔憂熱浪可能引發「激烈風暴」,並警告英國民眾將面臨「濕熱且不穩定」的天氣。

英國氣象局也發布明後天會出現大雷雨的惡劣天氣警告,並稱本週稍晚可能出現最高溫度,於英國中部與西南部達30多度。

在德國,氣象預報員表示,他們預計熱浪將持續一週,也將突破201540.3度的高溫紀錄,並將高溫歸咎於「來自撒哈拉的暖空氣」來臨前的現象。

法國嚴防重演2003年夏季酷暑熱浪事件,當時近15000人在2週期間喪命,他們大多為年長者。

巴黎則有官員承諾開放公共建築內部的「冷氣房」(cool rooms)、搭建臨時噴泉,讓城市停車場和花園於夜間保持開放通暢。

比利時的皇家氣象研究所(Royal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也發布極度高溫炎熱警戒,並指出溫度預料從25日開始達到3435度之間,瑞士也預期出現類似炎熱天氣。

荷蘭官員今天於12省中的7省發布天氣炎熱的警告。

希臘本週末預估將記錄到極熱高溫,氣象預報員警告儘管下週稍早溫度會下降,有些地區卻可能來到39度高溫。

氣象學家表示,最新一波密集熱浪再次顯示全球暖化對地球的衝擊,這類氣候狀況恐將成為常態。



<分享職安新聞>新加坡登革熱大作戰 出動無人機投藥滅蚊




資料來源:【2019-06-24 中央社

新加坡登革熱疫情攀升,國家環境局最新統計,近半年多達5534起病例,登革熱熱區更有超過70%病媒蚊是在住家發現,今年迄今有5起死亡病例。星國甚至出動無人機投藥防治。

登革熱在新加坡被稱為「骨痛熱症」,不乏傳出死亡案例。每年6月到10月進入登革熱高峰期,新加坡擔心感染案例有增無減,平時就要求居家保持良好環境衛生,稽查人員不時登門拜訪或檢查,另也出動無人機施放滅蚊蟲藥。

國家環境局(NEA)指出,截至今年621日最新統計,新加坡累計有5534起登革熱病例,如果與去年同期的1242起病例相較,大幅增加4倍之多。

新加坡曾於今年1月到5月展開全島超過372000次稽查行動,發現6500個病媒蚊滋生處所,結果有900戶住家因病媒蚊滋生接獲罰單。

環境局指出,在新加坡登革熱119個熱區中,有超過70%的病媒蚊是在住家發現,這項數字也高於全國的平均數60%

根據環境局規定,凡發現有病媒蚊滋生住戶,不論是否位於登革熱的熱區,都會遭罰款新幣200元(約新台幣4554元)。

另外,高雄最近傳出登革熱疫情,雖然台灣積極防治疫情擴散,但仍有少數新加坡人擔心赴台灣旅遊也被病媒蚊叮咬感染。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分享職安新聞>35歲後不健忘!腦醫學博士:天天做這3件事,大腦慢點變老



資料來源:【2019-06-18 早安健康

過了35歲,發現自己越來越健忘,看著同事的臉卻叫不出名字、討論中常陷入明明有想法,卻「一時語塞」的狀態嗎?小心,這不是一句「上年紀了啦~」就可以打哈哈過去的狀況,而是你可能得了「僵化腦」!

何謂「僵化腦」?

記憶力減退、言談間詞不達意、反應變慢等症狀,意味著大腦開始衰退,變成「僵化腦」。

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築山節表示,僵化腦是因為長期過度用腦與年齡增長而導致,甚至有可能是癡呆的前兆;人在35歲過後,尤其要注意大腦的變化,並給予適當休息。

另一方面,日本腦醫學博士加藤俊德則指出,大腦中有著思考、情感、聽覺、理解等掌管不同機能的腦細胞區域;而導致「僵化腦」形成的最大原因,就在於腦中的「理解機制」衰弱:大腦反應變慢、無法及時理解現狀,再發出應對指令。

因此,加藤俊德博士認為,想要終結僵化腦,就得從提升大腦理解力開始!

醒腦三對策:提升大腦理解力

對策1. 再看一次十年前讀過的書
重讀一遍十年前閱讀過的書,並做出心得。經過十年的時間與歷練,相信對於一本書的感觸多少會不同。接著再以現在的觀點來分析兩份感想,藉此鍛鍊腦中語言理解的機制。

對策2. 出門前10分鐘,整理一次包包中的東西
在有限的時間內,大腦會因為緊迫感而動得更快。固定在出門十分鐘前整理包包,並要求大腦快速思考是否忘記關燈、沒拿車鑰匙等「是否遺漏了些什麼?」的問題,可活絡大腦中的理解機制。

對策3. 多背成語
在短短四個字內,成語就能囊括深遠的歷史典故與哲學意涵。多背成語,同時記憶其背後的故事,對於提高大腦理解力有不錯的效果。

(此篇新聞來源: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9352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回顧課程精華〉6/14平衡生活

2019年6月主題「平衡生活」是每個忙碌的現代人都需要但不一定能做到的事,6/14在Sonia老師引導下,學員練習了幾種方法,像是將手心放在胸口上,閉上眼睛,深深的呼吸,感受身體裡的暖流與平靜,就是平衡生活的第一步:『擁抱自己愛自己』!是不是很簡單?還有意想不到的呼吸方法,可以讓心情沈澱下來,原來生活的平衡要從身體的平衡開始做起!下次(7/19)說書會主題「理念崛起」要告訴您如何看見生涯契機、迎向幸福!歡迎來參加喔~

6/14〈平衡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www.twhspa/photos/a.421938271682666/451473075395852/?type=3&theater

 

〈課程與活動〉7/19說書會:理念崛起


突破盲點,看見你的生涯契機!
接下來的時代,別人要的不是你的夢想,是你的理念!
 人生要有方向,但在實踐人生方向前,也要知道時代的走向,以及要用什麼方式在接下來的時代中讓自己過得幸福,讓自己在風起雲湧的時代中能夠站穩腳步,安頓好自己的心,不至被對未來的恐慌以及擔憂所淹沒,在生活中重拾美好與喜悅。
那麼,到底怎麼做呢?7/19(五)晚上,曉娟老師會讓你知道!

因現場教室座位有限,不接受現場報名、繳費唷,歡迎大家把握機會趕快先報名參加,也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

《活動方式》

1、時間:每月第三個星期五晚上7:00-9:00

2、費用:每場僅收場地費300元,含簡單茶水點心(預定在協會會址,座位有限,以繳費順序為準)

3、參加者務必加入協會的LINEFB粉專,以即時掌握活動的通知訊息,也請記得按讚與分享喔
4、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加入我們的行列,一同來推廣健康安全幸福快樂的職涯生活。或者你與我們有一樣的理念也想一起來當園丁、成為說書人之一的話,歡迎與本協會秘書長聯絡討論。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分享職安新聞>夏季3株流感病毒低度流行


資料來源:【2019-06-16中央社】

時序入夏,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期仍有流感低度流行,以B型流感為多,但H1N1H3N2同時存在。疾管署提醒,民眾不可輕忽。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4周社區流行病毒型別以B型為多(40.7%),其次為H1N132.7%)。

上周(6/26/8)國內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達76768人次,就診人次較前一周略降,但急診就診人次上升。另近4周流感群聚案件檢出B型流感約占50%,以校園群聚115件(79.3%)為多。

近期流感併發重症新增個案仍以感染A型流感為主,自107101日截至今年610日累計1091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671例感染H1N1353例感染H3N2),其中166例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天表示,流感捉摸不定,國內近日仍有流感低度流行,民眾不可輕忽,如有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按醫師指示服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疾管署提醒,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如有類流感症狀應就近就醫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防範病毒傳播。

(此篇新聞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74746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本協會公告〉加入本協會免費會員,享有專屬優惠及獎勵唷!

為推廣本協會理念,期能廣招會員,因此設立獎勵措施,鼓勵大家加入本協會的免費會員並推薦新會員。
加入免費會員不需要繳任何費用,權益為:享有專屬優惠並隨時接收本協會提供的職場健康安全相關最新資訊(例如法規政策更新、新知新聞、電子報、會員刊物…等)。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分享職安新聞>不想上班!星期一症候群想請假?專家:「這天」休假更好



資料來源:【2019-06-03今日新聞】

美好的周末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今天又是 Blue Monday 了,相信有不少「星期一症候群」恨不得請假連休 3 天吧!不過,有專家指出,其實若想要有最佳的充電效果,「星期三」請假比連續爽放 3 天更好。

根據國外網站《 Quartz 》報導,美國德州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Dawna Ballard 指出,請假放鬆的效果與人的生理時鐘有關,每個人的生理時鐘皆不盡相同,有人受內在因素影響,天生就是夜貓子;有人則會因外部因素影響,作息有所不同。

而針對「藍色星期一」,Ballard 表示,由於周末的生活步調跟一般上班日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會趁著假日熬夜、晚睡,所以每到星期一,人們總是很難回歸現實、打起精神工作,不過,延長周末對重振活力並無幫助,想放鬆充電最理想的日子其實是「星期三」,因為在這天休息,能讓上班族恢復自身節奏,更不會亂了工作步調。

此外,美國學者 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Michael Young 對人體 24 小時周期的研究顯示,當生活方式與生理時鐘有偏差時,人類罹患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因為作息失調會造成失眠、倦怠、免疫功能下滑等生理現象。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回顧課程精華〉5/17儀式感

2019年5月主題「儀式感」,Amy老師讓我們了解日常生活中儀式感的美妙作用,每天都可以過的興趣盎然、更有意義,還有學員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瑣碎的生活裡早已不知不覺的融入在儀式感之中了呢!原來這麼簡單有趣,而且這是可以設計的,讓生活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節日喔!

5/17〈儀式感〉:
https://www.facebook.com/www.twhspa/photos/a.421938271682666/451473075395852/?type=3&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