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5月31日 星期一

【關於本協會舉辦之課程因應疫情之處理方式】

親愛的會員/學員,您好:
 
疫情嚴峻,敬請留意本協會的課程相關訊息,我們皆會即時遵循疫情指揮中心與勞動部各分署的公告,來安排各課程是否需要調整為線上視訊教學、或是延期、取消等因應措施,如造成困擾敬請您見諒,感謝~
祝福大家平安健康,我們一起來做好防疫措施,希望疫情趕快解除。
 

社團法人台灣職場健康與安全專業協會 敬上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分享政府資訊〉居家運動新模式 健康動起來

      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在家可透過簡單安全的居家運動加強自身防護力並維持體能,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供以下4個居家適度運動的妙招,讓您在家鍛鍊身體,提升防疫能力:

一、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效果好:在家可以進行核心穩定、瑜珈、徒手訓練,如雙人反向跳、蹲馬步、超慢跑、太極拳、八段錦、上班族健康操、高齡者健康操等,強化平衡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促進健康。
二、水瓶、彈力帶簡易器材多變化:除了徒手運動,可以運用家裡的水瓶、彈力帶等簡單的器材進行訓練,以循環訓練方式針對上肢、核心、下肢設計運動動作,使用2瓶礦泉水,就可以在家隨時健身,增加身體活動量,運動6分鐘就可消耗約32卡熱量,如同在健身房的運動方式。
三、椅子、門框、牆壁皆是好設備:另外也可以扶著沒有輪子的椅子做深蹲,年紀較大的長輩則可以進行坐姿站起,或是借助門框、牆壁做伸展、伏牆挺身、抬腿等運動,增加動作的變化性。
四、親子互動、代間互動、全齡運動樂趣多:小朋友停課在家學習期間,爸爸媽媽可以和小朋友一起遊戲運動、推彈力球、跳跳繩等,小朋友也可以幫阿公阿嬤搥搥背,以每分鐘約60次且不痛為宜,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增進代間祖孫情。

      國民健康署呼籲防疫期間,在家仍需適度的運動,並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以更好的健康狀態共同抗擊疫情。此外,研究指出測量體重有助於節制口腹之慾,民眾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天天量體重」,讓大家防疫在家,也能做好體重控制,以避免體重直線上升。



資料來源:2021/5/2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本文網址連結: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306&pid=14076

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課程與活動〉數位時代的企業內部講師培訓班

 本課程改為以「Google Meet」線上視訊教學~

⚡三年七萬產投課程推薦⚡

😷全球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實體課程停辦,轉往數位化、線上學習已成為教學市場的顯學😎~~企業也紛紛投入數位課程以持續辦理員工教育訓練,因此內部講師具備課程數位化能力也成為當務之急!但是忙碌的內部講師們要如何快速掌握數位課程的規劃與技巧呢?來來來!讓專業的卓武漢老師(利用三個週末的時間)直接教您這些知識技能吧‼

✔課程名稱:數位時代的企業內部講師培訓班

✔上課日期:6/26、7/3、7/10 (18小時)

✔上課時間:09:30~16:30

✔上課地點: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4段1727號(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開課前兩週會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及產投辦公室指示,評估進行實體或遠端教學

✔上課費用:2,880元(政府補助80%~100%)

✔上課講師:卓武漢 老師

👉報名入口:

https://ojt.wda.gov.tw/ClassSearch/Detail?OCID=135003&plantype=1




2021年5月25日 星期二

<分享職安新聞>WHO研究:長工時殺人

一周工作幾個小時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的最新研究,每周工作 55個小時以上者,中風和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都會升高。

74萬5,000人死亡

周一(17),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勞工組織(ILO)公布了它們的最新研究,這份研究是全世界首份針對「長工時」的全球研究,結果顯示 2016年全世界有 74萬5,000人因為長工時導致的中風和心臟疾病而死亡,和 2000年因此死亡的人數相比增加了 29%,而這些死者的共通點是每周至少工作 55個小時。

每周工作55個小時

這份研究還發現,每周工作 55個小時以上者比起每周工時介於 35-40個小時者,中風的風險高了 35%,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高了 17%。

長工時重度受害者

不只如此,在這份囊括全球 194個國家的研究中還提到,住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區域(日本、中國、澳洲等)國家的勞工,是飽受長工時的重度受害者,且又以男性、中年以上勞工為大宗。

要為三分之一疾病負責

研究人員表示,長工時帶來的害處起碼要為三分之一和工作有關的疾病負責,且長工時導致健康狀態低落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透過人體對壓力的直接反應;第二種是勞工會因為長工時而出現傷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像是抽菸、喝酒、亂吃、少運動和睡得少。

壓力惡性循環

今年 32歲、在英國里茲市(Leeds)擔任服務工程師的佛斯(Andrew Falls)就說,他的上一份工作工時長得不得了,不管是對他的生理還是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每周工作 50-55個小時是常態,我也常常好幾周都不在家裡,」佛斯繼續說:「壓力、抑鬱、不安,這些都是極其糟糕的惡性循環,結果我一直都處於害怕被淘汰的狀態。」

五年後,佛斯終於受不了長工時的緊繃狀態,選擇離職並且重新接受訓練,成為了一名軟體工程師。

鬼門關前走一遭

對今年 45歲、在匯豐銀行(HSBC)擔任監管專案經理的弗羅斯提克(Jonathan Frostick)來說,長工時讓他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也讓他下定決心調整工作方法,他說:「我不再整天都掛在Zoom上。」弗羅斯提克也把他對工作的調整寫成文章在LinkedIn上分享,短短幾天就獲得了成千上百名讀者的共鳴。

雖然弗羅斯提克並沒有怪罪匯豐銀行,但一名受訪者表示:「公司們會繼續將員工推向極限,它們才不關心你的個人健康。」

高盛每周工作95小時

和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員工相比,每周 55個小時的工時宛如小巫見大巫。根據調查,第一年入職的投資分析師平均工時高達 95個小時,每天只能睡 5小時。

這不是「認真工作」

今年三月,13名高盛員工一起作了內部調查,要揭露長工時對員工身心狀況的影響,並警告高盛要是六個月內情形不見改善,他們很有可能會辭職,畢竟這樣「無人性」的工作條件已經上升到幾乎在虐待他們的地步。

一名接受調查的高盛投資分析師說:「(我們的)睡眠遭剝奪、資深銀行員對待我們的行徑、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我小時候曾經歷過被寄養的過程,待在高盛受到的對待比寄人籬下還糟。」

另一名接受調查的高盛員工說:「這已經超越『認真工作』的範疇了,這是一種虐待。」

所有接受調查的人都說,在高盛工作對他們和親友的關係有負面影響,其中有 77%的人表示他們是職場虐待下的受害者。

心理、身體健康直直落

根據員工們提供的數據,他們在加入高盛前,對自己在心理健康上的評估 10分中有 8.8分,對身體健康的評估 10分中有 9分;但在加入高盛後,心理健康掉到 2.8分,身體健康掉到 2.3分。

每周最多工作80個小時

最後,這份調查建議公司替他們的每周工時設下最多 80個小時的限制,並且在周五晚上九點後或周六不要安排任何工作。

加強實施「周六例外」政策

對於員工們的要求,高盛發言人夏普(Nicole Sharpe)表示:「我們知道我們的員工們非常忙碌,因為業務蒸蒸日上,且交易量來到歷史新高。」

「隨著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一年,我們知道員工們都神經緊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開始聆聽他們的擔憂,並且採取各種行動來處理這些擔憂。」

高盛強調,在收到員工對長工時的反彈後,它們開始加強實施「周六例外」政策,想讓員工在周六可以不要受到工作干擾,並且將初階員工的某些工作自動化。

COVID-19來襲 遠距工作人數上升

回到WHO和ILO的這份研究,雖然研究橫跨的時間不包含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期間,但WHO官員表示,隨著越來越多人遠距工作,再加上經濟蕭條,這兩者都有可能增加和長工時相關的風險。

WHO技術官員佩加(Frank Pega)說:「我們手上有些證據顯示,當一國進入全國封鎖時,人們的工時會增加大約 10%。」

模糊家與工作的界線

WHO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則說:「COVID-19(武漢肺炎)大大改變了許多人工作的方式,在許多產業中,遠距工作成了常態,往往會模糊家庭和工作的界線。除此之外,許多企業被迫縮減規模,或是停止營業來省錢,而那些沒被裁員者的工時變更長。」

「沒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冒中風或是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政府、雇主、勞工需要一起設下工作的限制,保護勞工們的健康。」

長工時恐導致早死

WHO環境、氣候變遷和健康部門主任內拉(Maria Neira)說:「每周工作 55個小時以上是一項嚴重的健康危害,是時候讓我們所有人、政府、雇主和勞工正視這項事實:長工時可能導致早死。」

WHO技術官員佩加建議雇主設下工時限制,合理的工時才能真正增加產量,「在面臨經濟危機時,不增加工時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此篇新聞來源:【2021-5-18/地球圖輯隊】

https://dq.yam.com/post.php?id=13869&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post&fbclid=IwAR37kpghyTk8z2ORxK2GYg9KO95AWOA36oJVIs8GWuEKhv5BUJcZg1NKK0w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分享政府資訊>全臺氣溫飆高,勞動部職安署督促雇主防範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

近日氣溫飆高,為預防戶外作業勞工引發中暑等熱疾病,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呼籲雇主應做好熱危害預防措施,提醒作業勞工「多喝水、多休息、要遮陽」,同時也要兼顧應有的防疫措施。

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5月起氣溫大幅升高,各地氣溫都在攝氏30度以上,南部更出現局部地區達攝氏38度以上,顯示夏季高溫已提早到來,職安署提醒雇主務必及早規劃因應作為,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24條之6規定,及勞動部公告之「高氣溫戶外作業勞工熱危害預防指引」,落實熱危害預防自主管理,並運用「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即時查詢工作所在地的熱危害風險等級,迅速推動熱危害預防措施。

職安署表示,對於需經常性於戶外從事作業者,例如營造業、廣告招牌吊掛、電線桿維修及道路作業等,雇主應善用相關防護工具及強化各項預防措施,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高齡之勞工,應注意其身體狀況,做好適性配工及健康管理,避免長時間從事高氣溫作業;而勞工朋友也務必記得「多喝水、多休息、要遮陽」,確保夏季期間戶外作業之安全與健康。此外,由於臺灣夏季天候溫濕及悶熱,也特別提醒雇主應視勞工原有之體適能(尤其是新進勞工),對其實施熱適應訓練並適當調配其熱暴露時間,以確保勞工對溫濕度之變化具耐受力。

另職安署官網已建置「高氣溫作業危害預防專區」,內容包括相關影音及海報等預防宣導資料,歡迎雇主及相關戶外工作者多加善用。此外,鑑於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勞工朋友在補充水分時,除應避免共飲外,亦請保持社交距離,並於飲用完畢後儘速戴用口罩,以兼顧自身及他人衛生,共同嚴守職場防疫措施。

職安署高氣溫作業危害預防專區QR code

(資料來源:2021/5/22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分享政府資訊〉疫情期間職災勞工不孤單,勞動部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守護您。

勞動部提醒勞工朋友,如不幸發生職業傷病,請不要再孤軍奮鬥,即使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流行期間,勞動部委託辦理的10家職業傷病防治中心,仍持續提供勞工職業傷病諮詢、診治及復工協助等服務;因應近日疫情升溫,為降低進出醫院感染風險,勞工可改以電話、網路或e-mail等遠端方式接受諮詢服務。另外,事業單位因應疫情所採行的特殊預防措施,包含工作調整、停工後的復工計畫等,亦可透過防治中心的專業團隊,給予適時協助。

台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孫惠鈺主治醫師指出,職災勞工因執行職務受傷而導致身心功能受損,如何重返職場工作,所牽涉的層面非常複雜,除面對治療及復健過程外,後續還可能衍生勞資關係緊繃,工作能力減損等問題。中心曾服務一名除鏽工人阿忠,使用電動砂輪機作業,因砂輪機上斷裂的鐵刷噴入左眼受傷,經醫師診斷眼球角膜穿刺傷、創傷性白內障,造成生活、工作受到嚴重的影響。經地方政府職災個案管理員轉介到台大防治中心後,透過專業的功能性評估、就業適性評估等,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並經適當的安排已重返職場。醫師進一步表示,職災勞工受傷後能否順利復工,需考量面向包括醫療復健是否完成、執行工作的能力是否需強化、工作輔具之使用、職場能否合理調整工作等,除須透過專業團隊評估與建議,也需要勞資雙方溝通及配合,始能成功。

此外,面對近日國內疫情升溫,歐盟(EU-OSHA)針對COVID-19復工指引所提相關建議,包含減少工作中對COVID-19的暴露風險、停工後之復工計畫、高缺勤率之應對及遠距辦公計畫之管理等,可提供企業制定策略之參考。而因疫情變化及新型態工作方式的轉變,部分勞工可能衍生心理壓力、職場霸凌或職場適應等困擾,均可尋求防治中心的專業協助。相關聯絡資訊可至職業傷病服務網站:https://tmsc.osha.gov.tw/查詢;全國職業傷病服務專線電話:02-3366-8266

勞動部表示,今(110)423日《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已由總統簽署公布,未來各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將轉型為政府認可之職業傷病診治醫療機構,將會在既有的基礎上,擴大服務量能,提供職災勞工從傷病診治、醫療復健、職能復健、協助擬定復工計畫等重返職場之一站式服務,守護勞工健康。


(資料來源:2021/5/21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2021年5月20日 星期四

〈課程與活動〉人資人員必修的勞基法與職安法訓練班

本班以「Google Meet」線上視訊教學️

📌三年七萬產投課程推薦📌


👩‍💼👨‍💼人資人員一定要熟稔勞動法令,將其融入工作才能正確解決員工管理問題、妥善處理勞資關係❗❗本課程將清楚解析對人資而言非常關鍵的「勞基法」與「職安法」,除了可提升人資對勞檢相關法規的掌握度與因應能力外,講師並將其輔導企業多年的實戰經驗轉化為實務的建議作法,協助學員回到工作上能更快的落實運用,以便在符合法令規定下達到勞資關係和諧,避免不必要的爭議。課程內容精采,千萬不要錯過喔~


🔸課程名稱:人資人員必修的勞基法與職安法訓練班

🔸上課日期:6/19、6/26、7/3 (18小時)

🔸上課時間:09:30~16:30

🔸上課地點: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4段1727號(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開課前兩週會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及產投辦公室指示,評估進行實體或遠端教學

🔸上課費用:2,880元(政府補助80%~100%)

🔸上課講師:張妏甄老師、張凱華老師

👉報名入口:https://ojt.wda.gov.tw/ClassSearch/Detail?OCID=135002&plantype=1







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

<本協會公告>因應疫情,本協會自即日起實施員工分流上班計畫

 

因應疫情嚴峻,本協會實施員工分流上班計畫,暫定實施期間為2021/5/19~5/28,如因應疫情的改變而有提早或延後,都會及時公告周知。
同時,協會辦公室電話已轉至雲端系統(電話號碼未改變),只是經過測試,可能是因為透過網路再轉接的機制,所以第一時間接通、以及接通後再轉接的過程都會比原本的實體總機系統要慢上幾秒鐘,還請您耐心等候。
建議您也可以加入協會的官方line@: @xuu7438k ,或打協會手機( 0936-707859 )與我們聯絡。
只要是在上班時間,我們都會在各自的職責崗位上執勤服務,只是人力有限,如果大家都忙線中,造成等待時間較長造成您的困擾,在此先向您致歉,還請您多多見諒,與我們共體時艱,願疫情早日過去,大家恢復正常運作方式。

社團法人台灣職場健康與安全專業協會  敬上



 


 



2021年5月12日 星期三

<分享政府資訊>因應COVID-19疫情升溫,勞動部加強職場防疫監督,呼籲事業單位及勞工攜手圍堵疫情!

近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除華航與臺北諾富特桃園機場飯店染疫事件外,並陸續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疫情警戒陸續升級,勞動部職安署為加強事業單位職場防疫,已立即強化職場防疫查核計畫,督促事業單位落實防護措施,以保護勞工健康與安全。

職安署表示,為促使事業單位加強職場防疫措施,職安署已特別摘錄現行相關法令規範,訂定職場安全衛生防護措施指引,並視疫情發展及風險等級,加強量測勞工體溫、保持室內場所通風、工作場所消毒、提供相關衛生健康宣導及提供個人防護具等職場防疫措施;勞工亦應遵守相關防疫規範,做好個人自主管理,若出現發燒、咳嗽等身體不適,請速就醫,告知醫師職業史及接觸史等,並主動告知雇主,以利維護職場健康,相關資訊請至職安署官網職場防疫專區(https://www.osha.gov.tw)查詢(QRcord如下)。

職安署呼籲事業單位雇主,除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防疫措施外,並應依相關指引採取相關預防措施,同時視疫情等級、事業規模、活動或服務流程,適時修正及調整,以確保勞工安全健康,員工如因執行職務染疫,將協助職災認定及提供相關勞動權益保障。有關傳染病預防之相關訊息查詢,亦可參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資料來源:2021/5/12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課程與活動>2021/07/14週三晚上【職業災害認定及補償實務解析】

立法院已三讀通過「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整合職業災害保障規範,落實災前預防、災害補償及災後重建,擴大納保並提升各項給付,雇主也可藉由少許保費讓勞工獲得大保障,且針對雇主如何安置職災勞工、補償與保險給付先後、年金給付抵充補償等也有規定。

員工一旦發生職業災害,雇主就必須負擔很多無法逃避的責任,包括依勞基法第59條規定在『醫療、工資、失能及死亡』予以補償,還要處理受傷期間勞工請假的問題,而雇主如有過失更須負擔損害賠償責任,這些責任又與勞保給付及商業保險給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經常困擾著人資、職安衛人員。

此外,職業災害認定隨著新形態災害發生,也產生新的案例,如:過勞、精神疾病、自殺乃至於通勤災害等等,也考驗著相關人員的智識與能力。

許多職災個案的發生,如能在發生初期及時妥善處理,即可避免後續不必要的爭議發生,並可避免少數員工利用職災保護的規定對雇主不當需索。

本課程將對職災相關法令中“職災保險法與雇主責任有關部分”作一通盤說明,並輔以實際發生案例加以解析,讓學員更容易學習、理解艱澀的條文與知識,有效提升人資人員處理職災案件的專業能力。

  • 主題:職業災害認定及補償實務解析
  • 時間:2021/07/14(三)19:00~21:30 共2.5小時
  • 地點:台北市(寄發上課通知時告知)
  • 費用:原價1700元/人(含稅、講義),7/7前繳費可享早鳥優惠價1300元
  • 報名方式:請email報名表至twhspa@gmail.com,並請務必先來電確認開課後再匯款唷!
  • 聯絡人:李小姐,電話:0936-707859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本協會公告>勞動假期通知

親愛的朋友您好!

4/30(五)本協會休假一天(勞動節補假),

於5/3(一)正常上班為您服務。

敬祝 假期愉快!

社團法人台灣職場健康與安全專業協會 敬上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分享職安新聞>通風不良工作場所使用瓦斯等燃料,要確實通風換氣,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位於新北市三重區某麵包工廠,因使用燃燒瓦斯的烤箱從事麵包烘焙作業,造成8名勞工吸入過量一氧化碳,身體不適緊急送醫事件。經新北市政府勞動檢查處派員調查結果,肇災原因為作業時未開啟烤箱上的排風設備,致烘焙時燃燒瓦斯產生一氧化碳無法即時排除,雇主違反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93條,未採取防護措施,將有害廢氣排出之規定,將依法裁處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

職安署說明,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到35ppm,即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濃度達60ppm,則會抑制血紅素攜帶氧氣的一半能力;濃度達1,600ppm甚至造成死亡,但因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當勞工暴露其中時,常等到頭昏眼花、噁心等症狀出現才查覺到中毒。過去亦曾發生數起使用烤箱、鍋爐,或於地下室、坑井使用發電機,因通風設備未開啟或故障,造成同時多名勞工中毒送醫案例。

職安署特別提醒,餐飲、食品、烘焙或飯店等業者經常使用瓦斯當作燃料,或在通風不良場所使用發電機或以內燃機為動能之馬達時,應視需要確實以機械通風設備強制換氣,尤其在地下室或室內通風不充分的場所,宜優先考量以電能方式取代瓦斯、汽柴油等燃料,必要時加裝一氧化碳偵測器,以確保工作者的安全,避免類似災害再度發生。

此篇新聞來源:【2021-4-28/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https://www.osha.gov.tw/1106/1113/1114/33821/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分享政府資訊>輔導企業辦理托兒設施法令宣導會 5月5日登場

現代人工作忙碌,既是公司員工,也是配偶的另一半、小孩的爸媽,企業更應以關懷及體恤角度,給予員工家庭生活的支持措施。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表示,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條規定,企業雇主若僱用的受僱者達100人以上,即應設置哺(集)乳室與托兒設(措)施,因此勞動局將在5月5日於艋舺大道勞工教室舉辦宣導會,歡迎報名。

陳信瑜表示,許多上班族同時也須照顧自己的家庭,經常處於蠟燭兩頭燒的三明治世代,此時企業更該善待員工及家屬,藉此增加他們對企業的認同感及滿意度,降低員工流動率,減輕企業訓練及招募人力成本。

陳信瑜說,為協助雇主了解《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條規定,勞動局每年皆會辦理相關宣導會,自2015年至2020年,累計已辦理14場次,累積參與人數破千人。

陳信瑜也提到,5月5日辦理的宣導會,會中除邀請社會局及教育局,針對企業辦理托兒設施進行說明,也邀請企業「極限電競股份有限公司」現身說法。

極限電競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周亦宣認為,一個職場友善的環境,對員工是很有吸引力的,她也以身作則,創造親職友善職場,並推動中央主管機關修法,創新企業托育新模式「雇主設置居家式托育」。

勞動局表示,此次宣導會地點在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01號6樓的勞動局勞工教室,一律採網路報名,屆時歡迎各公司至勞動局網站「線上活動報名」進行報名。

此外,勞動局也首度啟動入場輔導機制,免費派專人至事業單位進行訪視,事業單位可與訪視人員溝通執行困難或相關問題,勞動局將針對各事業單位狀況協助改善,歡迎事業單位主動提出申請。

(資料來源:2021/4/21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勞資關係科)

(本文網址連結)

https://bola.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98B457D83590D7F&sms=72544237BBE4C5F6&s=EE25612CD2D568C3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分享政府資訊〉勞動部增設「東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就近照護宜花東地區勞工健康。

勞動部今(110)年委託花蓮慈濟醫院成立「東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透過整合地區服務資源、專案訪視輔導、工作環境改善、勞工健康諮詢等服務措施,提供宜花東地區之事業單位及勞工在地化服務,協助雇主建立健康安全職場,打造東部地區健康勞動力。

勞動部自104年起陸續成立北、中、南三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原東部區域係分別由北區及南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提供服務,考量東部地區地形狹長遼闊,交通較為不便及地域特殊性,為提升勞工健康服務的便利性及可近性,今年特別增設「東區勞工健康服務中心」,配置有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護理師及職業(工業)衛生等專業人員,服務對象包含勞工個人及企業,服務項目包含:職場健康管理、配工與復工評估、工作環境改善、過勞預防、肌肉骨骼疾病預防及心理諮商與輔導等,若對於工作環境及健康檢查結果有疑慮的勞工,也歡迎預約面對面的諮詢服務。

勞動部表示,成立東區健康服務中心後,將有助於帶動提升東部地區職業安全衛生水準,協助更多產業打造安全健康友善的工作環境,未來將優先輔導在地的服務業、水泥及石材等產業,並建立具指標性之觀摩企業,再逐步深入到東部偏遠地區、小型及微型事業單位,透過臨場輔導與導入相關資源,讓事業單位能辨識職場健康危害風險並願意投入心力,使勞工更能健康工作。

此外,勞動部對於有工作環境改善或特約醫護人員辦理勞工健康服務需求之事業單位,提供相關之補助費用,可洽詢提供免費之臨場輔導及協助申請補助(免付費電話:0800-068-580,您要幫我幫您),期盼企業與政府共同努力、重視與關心,為勞工創造身心健康之工作環境。

(本文網址連結)

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8046/

2021年4月15日 星期四

〈課程與活動〉打造企業高潛力儲備主管養成計畫培訓班

 🎯三年七萬產投課程推薦🎯

😎想要建立高潛力人才培育系統,上這堂課就對了❗

企業想要尋找高潛力人才或是建立人才發展制度,往往不知道要如何開始。「找到對的人」讓您的企業有更好的績效,「上到對的課」更能讓您的使命有效達成💪!快來參加張甲賢老師精心規劃的課程,學費又有政府補助80%~100%,物超所值,名額有限,快點報名喔!
(人資辦訓單位請轉給同仁參考)

課程名稱:打造企業高潛力儲備主管養成計畫培訓班✔
上課日期:5/15、5/22、5/29 (18小時)✔
上課時間:09:30~16:30✔
上課地點: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1段27號2樓(捷運善導寺站)✔
上課費用:2,880元(政府補助80%~100%)✔
上課講師:張甲賢 老師✔





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分享職安新聞>雙下巴、大餅臉 竟是坐出來的

雙下巴、大餅臉是「坐」出來的!小心錯誤的辦公室打電腦姿勢或是低頭滑手機,會讓整張臉看起來老態許多,中醫師余雅雯表示,許多人追求小臉會尋求雷射等醫美幫忙,事實上只要把頭抬高,眼睛視線和螢幕平行,用正確姿勢打電腦、看手機,就能改善雙下巴、鬆弛的面頰輪廓,找回仙氣側殺顏。

上璽中醫院長余雅雯表示,許多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除了長時間久坐,看電腦時容易因錯誤姿勢頸部長時間彎曲,導致脊椎被擠壓承受壓力,不僅容易肩、背痠痛,甚至臉面還會老態盡現。

余雅雯解釋,人體全身的肌肉與筋膜連接都是息息相關,肌肉張力的改變絕對不是單點,而是連周邊都會影響。因此錯誤的駝背、烏龜脖辦公姿勢,首先遭殃的是肩頸後背,接著頸部附近的胸鎖乳突肌、闊頸肌也會遭拉扯,如果剛好頸部脂肪又多,久而之久就會擠出雙下巴,面頰輪廓也會因拉扯鬆弛變成大餅臉,就連臉部細紋毛孔也跟著粗大。

不僅是上班族,低頭族也是要注意同樣的長時間低頭問題,余雅雯說,就算是得天獨厚的尖下巴、瓜子臉,當習慣了頭部及頸部向前傾,導致連接頸椎的臉部肌肉變鬆弛,雖然可以利用針灸矯正肌肉筋膜的張力,但治本方法,還是每天的正確姿勢。

余雅雯提醒,筆電桌前正確坐姿有3大重點,分別是螢幕的最頂應在略低於眼睛的水平;位置應保持至少50公分距離;坐姿要挺直和貼近工作台。若發現打電腦時為了看清楚螢幕,脖子不自覺開始彎曲時,也可以利用支撐架、升降桌等輔助將螢幕抬高,讓自己找回平行視線,更要戒掉翹腳習慣,雖然很舒服,但讓脊椎彎曲絕對是大忌。

此篇新聞來源:【2021-4-11/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411000407-260114?chdtv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分享職安新聞>「黴」甚麼了不起──春季職場防潮秘訣。

近日天氣逐漸回春,濕暖南風吹拂下,各事業單位可能面臨「室內潮濕發黴、勞工在濕滑地板上跌倒、吸入黴菌孢子誘發過敏反應」的問題。有鑑於此,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特別提醒,善用通風原理,並搭配冷氣機、電暖氣機及除濕機,來控制職場室內空氣潮濕發霉導致勞工跌倒、過敏的問題。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一到春天,因為南風攜帶的水氣凝結在冰涼的室內地板牆壁,黴菌因而得以滋長。有些工廠會害怕室內發黴,刻意將辦公室或倉庫密閉,於室內連續運轉除濕機,使室內空氣乾燥。這樣的作法確實使室內空氣變乾燥了,但通風不良導致二氧化碳濃度累積增加,可能引起室內工作人員精神不佳或身體感覺不適。

為此,當室內有人時,建議適度保留對戶外的門窗縫隙,或每小時打開對外門窗數分鐘,也可安裝能促進通風換氣的全熱交換機。如此一來,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不至於過高。

解決了通風問題,接著要處理濕氣。為了兼顧室內環境舒適度與防潮防黴,我們利用台灣海島型氣候的空氣特性,可配套使用常見的冷氣機、電暖氣機、除濕機,幫助您控制職場室內環境的潮濕問題,原則如下:

一、天氣炎熱潮濕:此時只須啟動冷氣機,並將冷氣機產生的冷凝水導引到戶外排放,利用冷氣機的冷卻除濕作用來除濕。

二、天氣嚴寒潮濕:此時只須啟動除濕機,定時傾空凝結水箱,利用除濕機乾燥加熱的作用來降低相對濕度。如有必要,可同時啟動電暖氣機。

三、天氣嚴寒乾燥:基本上不必作特別的處理,就能自然抑制室內發黴。若有取暖需要,可放心使用各種暖氣機或暖爐,不會使室內相對濕度增高。

四、天氣適溫潮濕:在這種「氣溫適中但很潮濕」的天氣,除濕機與冷氣機必須要同時開,把冷氣機的氣溫、除濕機的相對濕度,分別設定在理想數值,然後同時啟動,即可控制室內空氣的溫濕度,防止室內發黴。

如欲深入了解廠房濕熱環境通風控制技術,請下載本所研究報告「濕熱作業環境通風控制案例探討」,網址如下。https://www.ilosh.gov.tw/media/2324/f1444013319998.pdf

此篇新聞來源:【2021-4-9/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8014/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本協會公告>清明連續假期通知(4/2~4/5共4天)

親愛的朋友您好,

本協會今年的清明假期休假期間為4/2(五)~4/5(一) 共4日,
於4/6(二)正常上班為您服務。
敬祝 假期愉快!

社團法人台灣職場健康與安全專業協會 敬上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分享職安新聞>外食族營養不足易生病 補充這4樣可增加免疫力

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時常需要外食,但很多料理都是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想要攝取到足夠的蔬菜水果更是不易,加上上班族常常加班、進食時間不固定,也會影響營養攝取,以下4種保健食品是正餐以外、能達到均衡飲食的效果,當然,能從原型食物中攝取養份,還是最好的選擇。

1.膳食纖維

「腸胃好,人不老」,保護消化系統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膳食纖維,而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要攝取25~35克的膳食纖維量,但根據食藥署統計發現有98%的人沒有達到,所以建議外食族可以購買添加膳食纖維的營養品來補充;但要注意,膳食纖維有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兩者的比例落在1:2會更好,除了補充膳食纖維外,喝足水分,才能幫助腸胃蠕動、代謝廢物。

2.維生素D

維生素D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吸收鈣質,可以透過曬太陽或吃鮭魚、蘑菇、牛奶等食物來補充,但是長期待在辦公室工作很少曬到太陽,經常外食也很難攝取到多元食物,建議選擇含有維生素D的保健食品,幫助免疫力更加提升。

3.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成長發育和細胞再生必需的營養素,還能把食物的營養轉換成能量,但根據國民營養調查,普遍國人攝取不足,所以建議選擇B群錠或膠囊等來額外補充,補充B群有助於消除焦慮、提升睡眠品質,而網路上流傳睡前吃B群容易失眠,可以先行諮詢醫生,不要輕易相信網路傳說。

4.維生素E

維生素E有助於保護身體裡的細胞,不受自由基傷害,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免疫反應受損等問題,如果你的飲食中,很少有油脂、堅果出現,則很可能有維生素E不足的問題,這時候就可以考慮補充維生素E的營養品。

保健品主要是用來補充飲食中不足的部分,無法完全取代正常飲食,建議先考量平時飲食中缺少的營養素,再來在餐跟餐間,補充攝取不足的營養;而平時若不得已得吃外食,最好也是選擇能多元攝取營養的餐點,少吃油炸、高油高鹽等食物,避免營養攝取不均,容易導致身體發炎。

此篇新聞來源:【2021-3-23/引新聞】

https://innews.com.tw/24621/


2021年3月23日 星期二

<分享職安新聞>預防職災 新北工地分級管理

勞工安全備受重視,新北市勞動檢查處運用風險管理機制,依工地規模、職安管理績效及是否發生職災等因素評定等級,依據高低實施不同頻率勞檢或輔導,有效利用有限勞檢資源。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新北每百萬工時失能傷害次數為0.78,是六都最低。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目前營造業勞檢員計有17人,負責全市約4500個工地勞動檢查,如何在有限的人力下,應有更務實、更有效率的防災手段。

勞檢處指出,新北防止工地發生意外有「實施風險分級」、「加強源頭管理」及「主動積極輔導」三策略,如依風險等級實施不同頻率的勞動檢查、擴大辦理低風險工地認證、高風險作業實施專案檢查及主動輔導、教育訓練等。

為善用社會資源,勞檢處也招募19位安全衛生督導員,負責低風險工地工安輔導,未配合改善將由勞檢員介入,並調高工地風險等級,提升勞檢能量。

勞檢處指出,2018年到2020年間全市營造業勞工死亡人數分別為13人、20人及13人,以墜落居冠占67%,其次為倒崩塌9%及物體飛落、感電等分別占4%。

勞檢處說,依勞動部統計最新資料,新北市每百萬工時失能傷害次數為0.78是六都最低,每百萬工時失能傷害總損失日數為89六都第三低,多元降災手段已有成效,未來將持續實施多元作為,保障勞工安全。

勞檢處強調,提供勞工安全防護設備是雇主責任,未提供勞工必要安全衛生設備,經查獲將面臨3到30萬元罰鍰,造成勞工職災死亡更有民刑事責任,可至「新北勞動雲」申請免費的安全衛生輔導。

此篇新聞來源:【2021-3-21/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321000430-260107?chdtv